這麼貴的米——徘徊在都市與田庄之間
作者:賴青松(「穀東俱樂部」田間管理員)
『有人問我:「米這麼貴,划算嗎?」我當然知道很貴,但我所認知的是,所付出的不單是表面的金錢,而
是一份支持的理念。』
躺在桌上的,是張薄薄的穀東登記書,眼裡凝視著這段簡短卻有力的留言。文字的主人—琳,是位從未謀
面的新朋友,在偶然的機會裡,得知穀東俱樂部的消息,只打過一次確認的電話,就這麼決定參加穀東的
行列。天知道,直到見到留言的前一刻,自己的內心還掙扎著,接下來究竟該怎麼走下去!從回國接下田
間管理員的棒子開始,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心底卻不知早已經過幾個峰迴路轉疑無路,而支持自己走
下來的,不正是這群無論熟識或初識,卻又熱情堅定,始終如一的穀東朋友們?
可是,在這麼多熱心朋友的支持下,難道就是為了種出這麼貴的米?而且在各種背景條件的影響下,這樣
的米還不見得保證好看或好吃?在許多不同的場合中,自己曾經不止一次地遭遇這樣的問題,問號在旁人
眼底的狐疑中,也在自己徬徨的心底!平平攏是用「有機」種出來的米,為何我們非得種到一台斤六十五
塊錢?一般市面上的價格卻在五十元上下,縱使扣除每台斤約五元的外包裝及運送費用,採取直接生產成
本計算得出的「自己種的米」,價格恐怕還超出市售「有機米」的產地價格兩三成!除了徒乎負負,大嘆
所為何來之外,忍不住懷疑自己究竟還能做什麼!對於政治人物動不動「愛台灣」的口號與舉動,說穿只
是為換取選票的招數,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抗拒,可這回輪到自己上場,難道就為了「愛土地」、「護
土歸農」這些空洞的理念,發心付出的穀東們,就必須忍受「這麼貴」的米價嗎?抑或最後事實終將證明
,冠冕堂皇的理想,只不過是一場所費不貲的徒勞?還是「城裡人歸農」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樓閣?
有時午夜夢迴,不覺細細梳理思緒,當初為何選擇這條荷鋤下田的道路,不就是希望扮演產地與消費市場
之間的橋樑嗎?更進一步,若能增進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彼此理解,豈非難得的美事!在都市裡,我們聽多
了食品安全的危言聳聽,轉去田庄內底,我們也見到為求生計慘澹經營的農民們。對消費者來說,一斤五
十塊上下的有機米算不上便宜,但是每斤稻穀總在十元上下徘徊的淒慘行情,卻讓種稻這項最古老的行業
,早已氣若遊絲。介於「高價」與「賤售」的兩端,站在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兩造之間,自己只是單純地相
信,只要雙方能卸下心防,坦誠溝通,應該能找到一個讓彼此都滿意的答案!憑著這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的信念,一群人揚起穀東俱樂部的旗幟,就這麼從都市裡浩浩蕩蕩地闖進了鄉間,也撞開了一扇對話的機
會大門。只是這趟歸農返鄉之旅,我們才發現,這條橫亙在城鄉之間的斷層,恐怕遠比我們想像的來得大
得多!
一如所有穩定而成熟的生態系統,自有其排拒外來入侵者的機制,從田庄人的角度而言,返鄉直耕都市農
夫的出現,正是不折不扣的外來者!光是租用田地,我們至少付出在地行情兩倍以上的價格,然而,這卻
是外庄人取得大面積土地長期使用的唯一方式。另一方面,鄉間儘管充斥著老化且閒置的人力,若缺乏適
當的仲介管道,卻也難以動員,或是根本被當作揩油的對象。在人情網路綿密的鄉間,在從頭建立起屬於
自己的人際網之前,只能說是有路難行,沒有人相信你能在這落地生根,幾乎每個人都帶著異樣的眼光看
著你!所幸,日復一日的田間耕耘,總算逐漸贏得些許在地的信任,理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歸農哲學。原來
在鄉里間,最受歡迎的都市人居然是來看地的買主!而滿懷護土歸農浪漫情懷的穀東農夫,只能算是不請
自來的不速之客。直接介入生產過程的結果,雖然打開了原本不透明的產銷過程,卻也意外地發現,從產
地到都市之間,早已存在著一套雖不合理,卻行之有年的穩定平衡系統。傳統的小農精耕,在稻作栽培上
不敷成本,已是公開的祕密,每一個身旁的老農夫都會告訴你,少年人要作農是未歹啦,不過最少也要做
個三、五十甲才有意思!才做會賺錢!而前提是先買下一部動輒兩百多萬的割稻機跟耕耘機,接下來還得
設置大規模的烘稻機、碾米機、篩選機、冷藏倉庫甚至真空包裝機,才能算是一套完整的生產工具,而這
些還不包括前期育苗作業所需的設備。這些生產前期與後期的大規模機組,原本多由農會投資營運,在消
費者逐漸追求高品質稻米的趨勢下,專注生產有機米的產銷班也在各地出現,但深入追究才知,這套現代
化資本密集的耕作方式,如果少了年年來自農政單位的補助款,根本沒有成立的機會。
於是乎,自己終於發現,一台斤六十五元無農藥栽培稻米配送到家的計算結果,只不過是合理而真實地反
映出消費者「自己種米」的成本,在一個獨立操作、毫無後援的情況下。那麼,堅持「穀東俱樂部」的原
因究竟何在?為何在媒體披露、口耳相傳之後,有這麼多熱情的朋友,一通又一通的電話,一封又一封的
mail,就為了一探穀東俱樂部的究竟?如果市面上有值得信賴的商品,又何苦如此大費周章?這個疑問在
自己實際下田之後,總算豁然開朗起來。原來有樣東西,在市場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就是「誠實」。
除了農夫自己跟上帝之外,恐怕沒有任何人知道,一個種了五甲地的農人,究竟能夠賣出多少甲地的稻米
。我們曾經見過多少原本口碑良好的著名品牌,在廣受歡迎之後,品質卻開始走樣下滑。當市場的需求超
越土地的生產力之後,緊接著,接受考驗的便是人心的誠信度,在一個買方與賣方只講利害與外表的市場
上,接下來的發展已無庸贅言。
短短八個月的時間,心情在都市與農村之間擺盪徘徊,穀東俱樂部是眾人發心交付,自己親手種下的一顆
名為「誠實」的種籽,儘管心底時時浮現的猶疑、躊躇,無法也毋需隱藏,此時此刻,只願相信,種下一
個善念,終能引發無數的善念與善果,只因著你我真誠的對待,腳下這片前人耕耘留下,生命力飽滿的肥
沃土地。
※本文已刊載於2005.2.18「南方電子報」。
http://www.upsaid.com/south/index.php?action=viewcom&id=392
留言列表